今年以来,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全球各国均在采取多种措施来阻止如潮水一般涌进的钢铁进口产品,比如频繁使用反倾销调查等。而作为全球最主要的钢铁生产地区和出口地区,亚洲遭受到了最频繁的钢铁贸易纠纷和反倾销调查。而为了避免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贸易纠纷带来的损失,亚洲地区的出口在未来或有所减少,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日、韩等国的钢铁生产。
钢铁贸易摩擦主要针对亚洲
今年上半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先后发起了多宗针对钢铁产品的贸易保护,几乎每一起案件都涉及到亚洲国家,涉案产品主要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
2月20日,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工业部决定对来自中国和韩国的电镀锡板发起发倾销调查。马来西亚海关从2月20日开始对从中国大陆、印度尼西亚、韩国和中国台湾进口的线材(碳含量低于0.6%)强制征收最高达25.2%的反倾销税。4月10日,该部发布公告称,决定对来自中国的钢绞线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4月29日,泰国商业部表示,倾销及补贴评审委员会和保护措施委员会联合会议决定对从中国大陆、越南和中国台湾进口的冷轧碳钢卷材和非卷材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同时还将对从日本进口的热轧钢铁产品实施反倾销税事宜进行商议。7月份,巴西外贸部(Secex)公布,对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进口的无取向硅钢实施反倾销令,有效期为5年。
欧美等发达国家方面,1月22日,加拿大正式对进口自中国的镀锌钢丝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2月12日,澳大利亚政府正式立案对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等地的热轧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2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钢管(直径超过406.4毫米)发起反倾销调查,并认定中国政府向本国钢铁企业提供非法补贴。4月1日,美国商务部就对华钻管反补贴案发布初裁公告,强制应诉企业山西袆达特钢进出口有限公司补贴税率为5.23%。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墨西哥和泰国进口的含碳比重高于0.6%的预应力混凝土钢轨用钢丝进行反倾销调查。近日,包括美国钢铁公司在内的多家钢厂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申请,对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的某些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用钢管进行反倾销调查,涉及印度、韩国、中国台湾、泰国、越南等。
全球对亚洲出口“忧心忡忡”
亚洲地区占有全球大部分的钢铁产量,而日本、韩国和中国是该地区主要的钢铁出口国家。以上针对亚洲地区的反倾销调查,是全球钢铁贸易纠纷的一个体现。
今年以来,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材数量一直呈现增长态势,仅今年4月份,美国从日本进口的钢材量同比增长了30%。美国钢铁企业对此感到忧虑。一些美国钢铁企业认为,日元大幅贬值导致日本钢铁产品在美国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日本媒体也警告称,日本钢铁出口大量上升,已经使得美国钢铁企业督促商务部将操纵汇率列为贸易补贴的一种形式,并对此征收一定的关税。
而对于来自中国的钢材,美国钢企则担忧会冲击自身的市场份额。今年前4个月,美国桥梁用钢进口量同比增长了33%。美国《华尔街日报》称,相较中国建材进口产品,美国钢铁企业在这方面竞争力不强。纽约大都会运输署(MTA)就表示,在桥梁用钢方面,中国钢企的产品不仅拥有价格优势,而且很多中国钢企在此种产品上拥有较好的质量,因此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中国此类产品在美国受到市场欢迎,美国相关钢企如纽柯公司就认为市场份额被抢占。该公司总裁迪米科表示:“建筑和桥梁等基建领域是我们的主要业务。而美国的建筑活动中采购的钢材产品,基本都不是美国本土产品,主要是来自中国等海外的钢材产品。”
而东南亚地区抵制进口产品则是为了保护本国弱小的钢铁企业。目前,在东盟市场,进口钢材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导致当地企业的开工率明显不足。据东盟钢铁协会估算,2011年,东盟各国的粗钢产能利用率仅为61%,热轧长材和热轧扁平材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0%和41%,开工率不足导致很多当地钢铁企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今年5月份,印度尼西亚最大的钢铁企业喀拉喀托钢铁公司(Krakatau Steel)表示,大量的进口产品进入当地市场使该公司遭受重大损失。其后,该国政府对韩国、日本、越南和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的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印尼反倾销委员会(KADI)表示,此次征收的反倾销税最高达到55.6%,为日本钢企新日铁住金支付。越南政府则应本国钢企浦项越南不锈钢公司(Posco VST)的要求,对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的冷轧不锈钢发起反倾销调查。浦项越南不锈钢公司表示,大量冷轧不锈钢产品进口至越南,从2011年的9.9万吨,在近两年迅速增长34%,这导致当地钢企在2012年仅售出该种产品8.1万吨,较2011年的9.2万吨有大幅下降。此外,越南钢铁协会称,越南当地钢企因为生产成本较高和产品本身竞争力不强,在本土市场竞争中总是竞争不过韩国和中国钢企。有分析认为,东南亚钢铁产业目前仍以小型制钢厂为主,为避免外来因素阻碍本国企业发展,东南亚国家大多采取反倾销等措施应对。
亚洲钢企主动减少出口应对
7月14日,路透社报道认为,近期全球钢铁进口量较大的国家均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而这一动向对以日本为代表的出口导向的钢铁生产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钢铁贸易争端,亚洲钢铁生产商也开始削减出口量。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日本和韩国,其中,日本5月份的钢铁出口量首次出现同比下降,向美国出口的数量环比大幅下滑31.2%;韩国钢铁出口额今年上半年为163.7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1.9%。
国际钢铁贸易纠纷频繁的这一趋势,引发了日本的不安。作为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国,日本的钢铁出口量占其总产量的40%以上。该国的钢铁企业担忧这些举动会引发各国之间的贸易战,因此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JFE集团的总经理表示:“对于一些产品,我们已经很克制地不进行出口了,特别是对一些特定的地区,就是担心继续扩大出口会引发贸易战。”他还表示,JFE已经停止对中国出口热轧磁轭钢板和带钢。日本经济贸易和工业部部长称:“如果其他国家对需求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继续增加钢铁出口的话,我觉得贸易战可能就会变得一触即发,而作为主要钢铁出口国家,这对于日本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麦普斯(MEPS)分析师阿尤布(Ayub)评论称,本区域的钢铁生产商在亏损和微利的情况下,作为企业肯定会寻找盈利方式,那么对外出口就是企业应对当前行业困局和获取利润的方式之一。而在目前的情况下,贸易纠纷会频频发生,从而对出口造成抑制。“在今年下半年,这种贸易纠纷和反倾销案件如果继续下去,亚洲地区的一些钢厂很可能会被迫选择减产、停产检修来应对贸易纠纷。”他表示。
香港某钢铁分析机构的高级交易员陈比尔(Bill Chen)分析:“贸易纠纷对于中国的钢铁出口影响没有那么大。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钢铁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在近来还有所增长。但是,随着全球范围内的钢铁产能过剩,各国钢铁企业在钢铁贸易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钢厂和贸易商在此方面的利润将逐渐下降。但是由于中国的出口量仅相当于总产量的10%,因此出口下降不会对中国的钢铁生产和行业转型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