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需求好转速度不快,利润好转不可持续,钢价回暖步伐不坚定。
间接支撑:铁矿石需求增加推升BDI,BDI走强间接支撑钢材价格。
振荡为主:产生过剩,国家调控持续制约钢价上涨,后期仍以振荡为主。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近期的钢材市场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钢材、焦炭价格回升,港口铁矿石库存快速下降,与此同时BDI大幅反弹。这些现象的不断出现,在国内经济企稳见底预期增强的背景下,说明了什么?我们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记者:最新统计显示,截至10月26日,全国30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为9082万吨,较前一周增加81万吨,与去年同期的9274万吨相比,总库存减少192万吨。同时,钢材库存方面,截至10月26日,全国26个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和中厚板)社会库存量为1243.2万吨,较前一周减少27.4万吨,连续第三周下降。此外,根据调研,钢厂开工率也大幅提升。这一系列乐观现象的背后,是否说明钢材市场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回暖?
隆青青:钢材社会库存下降有两个原因:一是前期批复的公路、铁路、桥梁以及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项目陆续上马,钢材下游需求持续好转。二是由于钢贸商还未从前期的打击中恢复过来,信心不太稳定。同时,由于资金相对紧张,贸易商采购普遍不太积极。尽管目前社会库存下降,但是钢厂厂库库存仍然偏高。
在9月下游需求恢复的情况下,钢价得以上升,加上7、8月份铁矿石采购成本较低,二者共同作用下导致钢厂利润有所增加。由于钢厂生产的性质,若利润有所恢复,钢厂将积极恢复生产,因此就出现了开工率提升的情况。
但是需要主要的是,第一,房地产投资减速和国内经济低迷,下游需求好转速度不快;第二,铁矿石价格跟涨下,钢厂利润好转不可持续;第三,钢价回暖步伐不坚定。因此,目前仅能说钢铁行业已经逐渐走出最困难的时期,并不能说明整个产业链的回暖。
记者:BDI作为经济的风向标,进入10月份以来,持续攀升。如何理解本次BDI的回升?
侯书峰:BDI通常反映海上运输量以及原油价格。10月份以来,美国WTI原油价格从94美元一路下跌至85美元,那么BDI走高主要来自于海上贸易量的增加。数据显示,中国9月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6.3%,环比增加12.2%。鉴于美国9月经济数据大幅向好,特别是地产数据创出几年来新高,美国也解禁了针对中国轮胎的制裁,预计10月份全球贸易还将保持惯性增长。
对钢铁行业而言,铁矿石的补库需求也间接拉升BDI,自今年9月份起,中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大幅下降,至10月26日,铁矿石港口库存已经降至9082万吨。铁矿石库存下滑主要是因为钢厂满负荷生产,目前上海三级螺纹钢价格为3860元/吨,而钢材动态成本为3580元/吨,这意味着钢厂生产有利可图,再经过前期钢材去库存化,当前钢材库存已经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因此短期内钢厂愿意满负荷生产且低价采购铁矿石,中国铁矿石需求增加必然会推升BDI,BDI走强也间接支撑钢材期货价格。
隆青青:BDI持续攀升,证明国际上铁矿石、废铁的贸易好转且价格上升。由于中国的铁矿石贸易占世界铁矿石贸易的60%,BDI的持续攀升,证明中国这个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的对铁矿石的消费有所好转带动了铁矿石价格的上升。因此,BDI的上升是国内钢厂增产的结果,暗示了国内钢铁行业的情况略有好转。
记者:近期钢材、焦炭价格持续回升,钢材需求是否回暖,现货价格趋势如何?
刘晓伟:现阶段钢材需求方面主要是两方面的影响因素,首先是国家政策方面,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突出,国家为了稳增长,上半年制定的一些政策陆续开始显现作用,从10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经济下跌速度开始减慢。目前基建方面持续出现回暖迹象,今年新的铁路开工项目再增13个,而投资资金规模也由年初的4060亿元追加到5160亿元,增加超千亿元。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也由年初的5160亿元增加至6300亿元。这些政策虽不能立竿见影的拉动需求,但对于提振钢材市场信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次是房地产行业在三季度有明显回暖的迹象,销量和价格都有所反弹,房贷量也有所增加。从以上两个因素来看,钢材市场较前期确实是有一定的回暖迹象。
对于现货价格趋势如何?影响价格趋势的因素很多,需求只是其中一方面,现阶段需求方面较前期有所改善,但是钢价的上涨也催生了粗钢产量的大幅回升。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也是不争的事实。此外,虽然三季度房地产数据有所改善,但是国家调控房地产的决心没有改变,政策没有放松,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钢材价格的上涨。笔者以为,近期钢价走出大波上涨行情的可能性不大,钢材价格会在一定幅度内以振荡为主。
记者:上述现象是否存在必然联系,抑或偶然现象?能否与其他经济指标相互印证,从而得出经济见底企稳的结论?
隆青青:由于投资需求的带动,钢材需求整体好转,钢价企稳回升,钢厂利润好转从而增产带动铁矿石价格上涨,BDI也因此有所回暖。目前来看,投资仍然是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由于2012年三季度国内GDP增速仅为7.4%,连续7个月放缓,在“稳增长”压力下,管理层再度求助于投资,而出于各方面因素的考虑,基础建设投资项目成为首要选择。中长期来看,这些项目的开展的确将带动地方和整体宏观经济的好转。事实上,9月份的宏观分项数据已经证实经济正在见底,10月汇丰PMI初值的好转证实在三季度国内经济企稳下,10月份国内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在后期投资项目的继续推动下,第四季度国内经济继续好转不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