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包钢公司规划发展部获悉,4月14日,包钢公司CCPP工程CDM项目第五期881572吨二氧化碳减排量获得联合国签发交易资格,预计每吨二氧化碳减排量可带来约8欧元的经济效益。
作为包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样板工程,CCPP一直因其能够消化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富余煤气而备受瞩目。经过三年的发展,公司CCPP项目工艺技术日臻完善,仅2010年,CCPP发电量就高达16.61亿千万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上百万吨,不仅成为公司环保家族的“当家花旦”,其巨大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也成为少数发达国家争相购买的“绿色资源”。
据了解,由于全球温室效应,所以国际上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规定了减排任务,但由于发达国家现在的工业技术已经很高,如果想再减少排放其成本会成倍增加,所以国际上就形成了二氧化碳的交易,发达国家可以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量,也就说如果发展中国家减少的二氧化碳算在发达国家某个公司身上,但要收费,其实这是个双赢的方案。
2009年包钢公司CCPP工程成果申报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以来,包钢公司把握有利时机,发展低碳经济,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深挖绿色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收入”。截至目前,公司CCPP工程CDM项目已成功签发了四期,签发总量为2229174吨,共获得减排资金约1.8亿元人民币。此次第五期核查期为2010年5月28日至2010年11月27日。核查期内,公司CCPP机组共发电8.46亿千瓦时,核算当量二氧化碳减排量为881572吨。2011年4月14日,CCPP工程CDM项目第五期二氧化碳减排量再次顺利获得联合国签发交易资格。这一交易资格的取得,将又为公司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收益。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10月,包钢热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CCPP)工程全面竣工投产。该工程是利用高、焦炉煤气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高效、环保的发电工程。主体设备采用日本三菱重工,该工程两台机组建成投产后,每小时可消耗46万立方米高炉煤气和3.1万立方米焦炉煤气。不仅可以基本消除包钢剩余高、焦炉煤气向大气的排放,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包钢用电自给率,年可外供电量18.38亿度。 |